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开运学堂
0
“善易者不卜”本义与新解
2025年08月13日  点击:23  
(王相山 2025年02月27日 )
古人曰:“善易者不卜。”学术界通常把这句话解释为“通晓易理,无需占卜”的意思。说一个真正精通《易经》道理的人,已经掌握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,掌握了《易经》简易、变易、不易的奥秘,通过观察和分析就能直接判断出结果,故不需要借助占卜。俨然把这句话包装成了得道大师抬高身价的密语。
这样的解释,靠谱吗?不靠谱。这样的解释早离了本义,纯属意淫式的说辞。
要知道“善易者不卜”的真实含义,我们必须溯其源,知其本,而不能人云亦云,以讹传讹。“善易者不卜”的意思,最早出自孔子的《论语·子路》: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’善夫!”孔子又在评论《周易·恒卦》爻辞时说: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不占而已矣。”
孔子讲了两层意思:
一是强调“人而无恒,不可作巫医”。学术界者把这个“恒”解释成了“恒心”之“恒”,说无恒心的人不可以做良医(易)。这是什么鬼话,你若屁都不懂不精,只有个恒心就成良医(易)了?此“恒”实为《道德经》“恒道”之“恒”,恒道,是规律,是大道,准确的说是精通易(医)理,通晓大道。易医一家,不懂易(医)术之道的人不配作良医(易巫)。
二是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不占而已矣。”这个“恒”,是《易经·恒卦》之“恒”,乃“恒德”之恒,德行高尚方为恒德,延伸开来,才有“恒心”的意思,要恒久地修行。意思是你虽然精通了医(易)之道,但德行不高尚,缺乏“恒其德”之心,给客人占卜,难免会兼带私心,就会遭受客人的羞辱。避免羞辱的办法也很简单,“不占而已”。当然,也含有对德行不好的人不给占卜的意思,因为对德行不好的人,占卜结果无益于指引其行为,一旦他没有得到你占卜的结果,同样会羞辱你。
简单总结孔子的话,实际就两层意思:一是要精通“恒道”,易医一家,占卜行医的人必须精通易医之大道;二是要有“恒德”,必须德行高尚,有持久的修为,你才能给人占卜。可见,孔子的“不占”理念,压根就没有精通了易道就不占卜的意思,恰恰相反,是说你不精通易道,无高尚品德,才不能给人占卜,否则,会遭人羞辱与占卜的反噬。再把孔子的话浓缩为一句是说:学艺不精、德行不恒的人,不能占卜。
“善易者不卜”,是荀子对孔子“不占”思想的进一步提炼、深化与发展。语出荀子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善为《诗》者不说,善为《易》者不占,善为《礼》者不相,其心同也。”意思是精通《诗经》的人不会到处炫耀,精通《易经》的人不会热衷于占卜,精通《礼》的人不会辅相他人充当司仪。他们的谦卑仁爱之心是相同的。所以,我们要理解“善易者不卜”,必须结合上下文去理解,不能断章取义。
这三句,前两句意思很浅显,第三句“善为《礼》者不相”,好多人可能不明白。这是儒家留传下来的、直到今天我们还时时在用的礼义。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流行着没有,但我们老家古浪,在农村遇红、白喜事,敬神,安神,开谱,都要请师爷来当司仪,主持祭祀之礼,写祭文,读祭文。师爷,就是那些当过老师的退休老人,或村子里知书达礼、会写祭文、德高望重之人。在这些仪式上,往往可能道家与儒家同台,道家行道家的法事与礼仪,儒家行儒家的礼仪,各不相犯。这就是荀子所说的“相”。这样的仪式上,当师爷得由人家来请,才能出马,不能因你读过书,教过书,自以为能行,就主动争着去当师爷,而是要有谦卑的态度。人家不请不出马,更不要有别的想法。这就是荀子说的不相之德。
俗话说“满瓶子不响,半瓶子咣当。”真正有大智慧、大德行的专家是不语的,唯有半吊子才会语不惊人死不休,处处炫耀自已的本事。这是对易医道德水平的进一步要求。意思是越精通易经,越知道易医大道的人,越谦卑低调,虚怀若谷,德行高尚,不会有事无事便去炫耀,占卜,当师爷,深怕人不知道你懂医(易)一样。这种对道德品质的要求,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。生活中,这样的体会每个人都有,越是大领导,越是有大学问的人,为人处事越随和,越平易近人,越有谦卑之德;只有那些官小位卑、腹中才学空空的人,才会在人面前装模作样,昂首挺胸,给人一种高高在上、什么都懂的样子。
可见,荀子“善易者不卜”的本义,并不单纯是通常人云亦云的精通《易经》的人无需占卜即可预知命运,这种忽悠人的解释,而是从方法论的层面,进一步指出了“善易者”的境界,对“善易者”树了标杆和规矩。
什么叫“善易者”?就是易精、德高、谦卑之君子。
什么叫“不占”?就是君子占卜要守的规矩和行为规范。
首先,作一个“善易者”的君子,要做到如下三条。
一是精通易道,通晓大道。只有精通易理,掌握了《易经》“简易、变易、不易”的规律,能够通过观察天地运行规律直接推导结果,才能给人占卜。客人呢,如果也知《易经》简易、不易、变易的道理,还有很好的德行,那就更好。你给了建议,他不一定死板照你的话去做,而是会结合自已的实际,做出独立的思考与判断。当年康熙帝征讨噶尔丹时,钦天监占得凶兆,不宜出兵,但康熙仍然选择果断出兵,因其深谙“凶象指敌非己”的易理,最终大胜,印证了此理。命理也一样,精通理论,打好扎实的基础,是为人算命的前提。
二是德行高尚,为人为公。荀子提出“善为《易》者不占”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与境界,坚守人文关怀的底线。善易者,君子也。君子立易以占,为人为公者,可求诸于神而设卦占卜;为己为私者,则不占卦,不问卜。古语讲:公而无私谓之圣,因公废私谓之贤,公私兼顾谓凡人,因私废公称庸愚,私而无公是蠢人。
三是宅心仁厚,为人谦卑。意思在前已述。
其次,要守好占卜算命的规矩。根据古人的论述,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,我们可以把荀子“善易者不占”的行为规范进一步总结为三条。
一是医不叩门,道不送卦。有广义与狭义之分。
广义的“善易者不占”,是守好“医不叩门,道不送卦,师不顺路,易不空出”的规矩。医者仁心,“医不叩门”,追求的是“但愿世间人无病,何愁架上药生尘”这样的大公心,大善心,大慈悲心。病家不请,你主动敲门问人要不要治病,很难保证出于公心,反而有点上门推销医术的味道,好像希望别人有病一样。这种情况,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,即使送人仙丹,别人也不一定会相信。难免给人中下“无利不早起”的猜忌。善易者也一样,要有医者般仁心,坚守“道不送卦”原则,不主动为别人占卜。不能有事无事,见别人有“惑”,张口就道:“来,我给你算一卦”,这样的好心,施不得,是令人怀疑的,难免有炫耀易术和“以术谋私”之嫌。
狭义的“善易者不占”,是不要为了自己私利而轻易占卜。不能因你懂点易经,就事事提前打卦问卜。别人请你喝个茶,吃个饭,你也起个卦,想看看对方请客是什么心思;别人请你闲聊个天儿,你也怀疑,要起个卦,看对方有什么企图。这实际是最私利的行为,你即然不相信他人,婉言拒绝之,不去可也,占什么占。这和行医仍然是一个道理,医术再高明的大夫,治自已老婆的病,往往治不好,因为私心太重,想法太多,反而容易辩证出错,施治不好。民间还有一句话:瞎子算的好,怎么跌进枯井里了?就是对这种私利型占卜者的嘲讽。当然,自个儿出门问安全,不在此例。与人合作,防人算计,不在此例。
二是不问不占,不请不禳。
“不问不占”就是“不动不占”,不主动为别人占卜。易与佛一样,佛度有缘人,易也卜有缘人。因为不问无兆,不动无机,有缘才有感应,问才有兆,动方有机。你有问题,得主动请教,主动咨询先生。否则,即便相互熟悉,是同学,是朋友,是亲戚,也不要主动给别人占卦算命。这不是耍拉子、耍大牌的事,而是牵扯到玄机与缘法的事。比如你懂点风水,去朋友家做客,看出了朋友家风水有问题,但朋友没有问你风水的意思,只想和你喝酒聊天,就把嘴夹紧,不主动说人家风水长短。否则,你会承负因果,遭遇反噬。对方主动问了,说明机缘到了,双方之间的信息场、磁场通了,能感应了,这时的占卜、算命,因果就顺了,也容易勾通,容易接受信息。
我一同学,官至副厅,是高中同学中最牛的一个。我们俩关系很好,平常只要有闲,老同学就爱来我办公室来喝茶闲聊,闲谝谎儿。两人相处了二十几年,天上地下,什么都聊,惟独没聊过算命与玄学的事。甚至连王半仙这样的玩笑都不开。他知道我会算命,还有名气。但同学不提,我自然不能王婆卖瓜,自吹算命事。八九年前,老同学遇了黑无常,进去了,被判刑十几年。他岳父是地方元老,想不通,就约我喝了两次茶。老领导问我,小王啊,你懂易经,懂命,你们俩人又是同学,为什么没给他看看八字,提前指点下有啥劫数,让他有所敬畏,避避祸啊?我说,你女婿压根就不信占卜算命这玩艺,从来就没问过算命的事啊。老领导才理解了。这不是我冷漠无情,对同学无义,不主动给老同学看看八字,而是为易的规矩。所以,到今天,我也不知道老同学的八字。
至于“师不顺路,易不空出”。我理解,纯粹是江湖规矩。儒家叫“易不空出”,道家叫“法不空施”,佛家叫“香不空上”。啥意思?你要舍得啊,不舍不得。红包啊,卦金润米啊,送上了。先生才会告诉你趋吉避凶的方法;道爷才会给你禳解;佛爷才会给你念经,开光,超度。因为江湖人、道家、佛门也都是人,都得靠这个吃饭嘛。
有一位干银行业的,在县区级行当副职的时候,想换地方,当个一把手,当上了,又想往上扒一级,先后问过我几次,有无机会,有机会就努力一把,都如愿以偿。但那人特别小气,比清朝的镇番人还小气。请我看了多年八字,不是公园,就是马路边,墙拐脚,好象做贼似的。从没正大光明地请我喝过一杯茶。这个人,最初认识,也是我一要好的朋友介绍来的。其实他就把你当了一个江湖算命的,只想白占他朋友的情义,而没想着与我交朋友。既然是江湖,那就得按江湖规矩办。所以,我也看在朋友的份上,每次,他问啥,我答啥。多余的事,往后的流年,即便看出啥了,盖不多说一句。最后,他被调外地,升为另一市行的纪检书记。升是升了,这个位子却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,极不满意,他梦想的,是当有权有势的行长。过了两年多,又找我,约到避背处直接问:你看看我今年的运气如何?我说:祸来了。他才道,摊上事儿了,你看看灾有多重啊?我说轻者丢饭碗,重则牢狱。又问,灾有多长啊?我说大概三五年吧。就求我想些禳解的法子。我说,道家的禳解术我一窍不懂啊。他说,你那时为啥不提醒一下我啊?我说,那时你正走红运,更没问过有无灾祸的事啊,我主动说你未来有灾,要慎独,不是给你的心口子上添堵嘛。再说,组织让当纪检书记,叫你抓反腐工作,本身就给你敲了警钟,给了你机会啊。你也不想想,你一个从来没干过党建纪检工作的人,提拔你当反腐败的书记,是几个意思啊。他好象恍然大悟了。生活中,好多被明升暗降的人,虚高实低的人,其实都是有事的人,但又是可挽救的人,是组织在救人,但这些人心中,只有名利,不懂政治,不慎独,不自谨,不洗手,不止口,以如既往,还怪组织没有重用他,不摊上事,才怪呢。后来,这位朋友的朋友,被判了三年。出来后,又电话约我问事,我说,我已退休了,在外地领孙子,不在本地啊。对方说,那等你回来了再约吧,就把电话挂了。
三是不诚不占,不正不占
算卦算命得有诚心正意,无诚心,就是闲卦,是非卦。这种卦,往往双方还没算完,是非就出来了。有些人请先生算卦算命,爱考人,你先给我算下过去的事,如果算准了,我正式请你给我算下以后和未来。这种考问法本身就是无诚心的表现。考人,只有老师有资格考学生,师傅有资格考弟子,主考官有资格考应试者。你一个陌生人,什么时候成了先生的老师、师傅、主考官了?这样的卦不算,这样的命不看,也才是一个合格的“善易者”。有诚心者,即便你不说,算命者同样会给你算过去,因为过去对了,思路就对了,看法就对了,过去算不对,或许思路与格局看错了,就要纠正错误,调整思路。真错了,一方婉言谢绝,一方让另请高明,也就是了,怎么会提前设场子考人呢。
不正不占,意思很清楚。凡是为实施违法乱纪的事,违背良俗公序的事,缺德的事,损人利己的事,报仇的事,诅咒人的事,逃避罪责的事,助纣为虐的事,皆为不正也。遇这样的事,不占,婉言拒绝。
以上三条,是基本的江湖规矩,到今天,玄学又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,出现了算命热,AI算命热。玄学行当又出现了新情况,新问题,但一些边界和底线是不能碰的。所以,我理解荀子的“善易者不占”,还应该发展,除了以上三条规矩,还有如下六个底线碰不得:
一、不破生死之秘:忌妄断寿夭。
人的生死乃“阴阳之枢机”。古训曰:“医不叩门,卦不送终。”前些日子,台湾艺人突然死了,被爆某某大师算的神准,实在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。生死涉及“天命”与“承负”,泄露此秘的直接后果,会干扰因果,引发人心理恐慌。有些人貌似心力强大,其实很脆弱。或者,表面上对算命者的话没当会事,其实,那个死数已在心里种下,致死也不会忘掉。
如一个癌症病人,大夫说, 你最多只能活三个月。到时节,病人就会乖乖地死掉,不多不少,存活了三个月。
因为你“命”与“无常”的盒子,被大夫打开了,你的心已经被吓死了,就如你已经亲眼看见了薛定谔盒子里的那只死猫,死亡的信息在你的心里已经被确定了,阎王爷就会把你名字上到生死薄上,兑现的时间只有三个月,到时必死无疑。
我一叔老子,生了四个儿子,七十年代,家里穷的很,大的大了,还说不上媳妇。六十几岁时,县医院确诊为胃癌,时间不多了。老汉一磆碌从病床上翻起身,骂了一句,老子得的毬上的胃癌啊,骂完就回家了。事实上是膝下四儿,穷的无钱做手术。此后,又活了十来年。
心不死,薛定谔盒子就打不开,就是不确定性。有了不确定性,就有了与命和无常抗争的希望。但是,有些薛定谔的盒子,早被我们的祖先打开了。一些信息的明确,名义上是先人们经验的总结,实质是打开的魔合。
比如:“天妒英才”。这个词已经成了戴着文化基因的检验报告。是说,凡天才,状元,神童,太过聪明的人,二三十岁就功成名就的人,三四十岁前没吃过苦的人,其实命都不太好,不是寿短,就是中晚年很悲惨。这是不争的事实。直到今天,我们的科学家中,时不时就有早走的,出车祸的,不管什么原因,“天妒英才”。我的朋友,著名文化学者、作家雪漠就在他《老子的心事》一书中专门谈过这个问题,说人还是活得不要太聪明最好。
如果那个专家有兴趣,把中国自隋唐实行科举以来的历届《进士登科录》作个统计,凡一甲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与二甲、三甲的进士作个比较。总体上,一甲人的寿都很短,三十几,四十几就死了,五十多已经是比较寿长的了,我手头,仅明朝这样的短寿状元名单,就能拉出一百多位。他们的平均寿命远比二甲三甲的人短,寿长而又事业好的,终于阁老的,少之又少,倒是二、三甲的命运及寿命,普遍好过一甲。
既然中国人已经说破了这个事,“天妒英才”。那就不要当概率对待,凡一些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科学家,天才类精英人才,国之栋梁,必须制定休息制度,强行保障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。因为这类人的天赋的表达在于使命,智慧很高,情商很低,都是工作狂,研究起来不要命,长期加班,长期超负荷,不会爱惜自已,也学不会爱惜自已。
二、不逆伦常之道:忌挑拨亲缘。
儒家“五伦”为社稷之本,算命若破坏人伦,有违“天道贵生,地道贵养”的法则。故命书曰:“六亲缘分自有定数,术士不可妄改。”不可借算命之名离间骨肉,妄言一些古命书上克父克母、克妻克夫、克子之词,离间子女与父母亲缘,拆散夫妻婚姻。
三、不涉国运朝政:忌窥探龙脉。
国运涉及“天心民意”,术士介入易被视为“妖言乱政”。历代严禁术士推算国运、龙脉、储君之事。《大明律》明文:“凡阴阳术士妄言国家兴亡者,斩。”今天依然有“不可妄议中央”的禁律。故《易经》强调“君子以慎辨物居方”。宋代邵雍《皇极经世》虽推演国运,但始终强调“数中有理,理中有人”,反对剥夺人的主观能动性。明初刘伯温虽精于易理,但《烧饼歌》中隐语谶诗皆用晦涩隐喻,避免了直触皇权的禁忌。
四、不夺人心之志:忌宿命定论。
真正的算命需遵循“天命可测,人事可改”的原则。这与《周易》“穷则变,变则通”的变易思想一脉相承,算命应为“指路明灯”,而非“命运枷锁”。命书云:“命好不如运好,运好不如心好。”若断言“注定贫贱”或“必然显达”,则会陷入武断和机械宿命论。
五、不贪不义之财:忌趁灾敛财。
网上看到一个,在他公众号自吹自擂,说他算命三十年,最高一例收过43万,而且,就算了客户一生财富最大的级别能到多少“亿”。平常的收费都在万元左右。不知道是吹呢,还是骗呢。听之,让人惊掉下巴。若非自已是土豪,则他遇的客户都是土豪。不知道被骗和受骗是什么感觉。算命,不可借“化解灾厄”之名索要巨额财物。更不能打着“命不空算”“易不空出”的旗号,对贫困而生活困难者收取卦金命米。传统命师收入多凭随缘打赏,若见求测者贫苦,常分文不取,所谓“富者多施,贫者少纳”。古语曰:“取非义之财者,譬如漏脯救饥,鸩酒止渴,非不暂饱,死亦及之。”
六、不算生男生女,忌扰乱乾坤。
顺阴阳者生,逆乾坤者亡。子女乃天赐之福。大家知道,老天造人是有定数的。一年多少男娃,多少女娃,老天爷心中有数。表面生娃是个人的私事,你生你的,我生我的,没有人规定你生什么,但老天爷是司嗣之神,门清得很。他不管你个人生什么,他只管总盘子。到年终一决算,如一胎,男女性别比必是107.5(男):100(女);有的地方是108:100。这就说明,冥冥中,这个世界被精心编辑过。让张三生男,李四生女,也是规定好了的秩序。人为干预,就会严重破坏自然性别平衡,引起社会问题,使好多男人打光棍。法律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,算命也如是。一些江湖术士以“调风水生男”为噱头,大肆敛财,实乃违背天道之事,必遭命理反噬,触犯法律。
    
  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   
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 您的网站 您的网站 您的网站 您的网站 您的网站 您的网站 您的网站